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区域不断调整产业布局,原有建成区的很多企业需要关停或者搬迁,其原址用地需要再次开发,实现区域内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由于原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污染物处理不当导致企业原址及周边土壤有害物质积聚,形成污染场地等问题。这些场地如若不进行污染调查,直接开发利用,很有可能威胁环境安全,因此我国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等政策文件,要求若改变土地利用性质,需开展场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意义
开展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价工作,确定场地是否存在污染、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了解场地现在和历史使用情况、排污情况等,判断场地可能存在的污染源、识别潜在的场地环境问题及风险。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流程
1.1 调查原则
1)针对性原则
根据场地历史利用资料,分析可能受到污染的区域,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为确定场地是否污染,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环境措施提供依据。
2)规范性原则
严格按照《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采用程序化、系统化的方式,对场地现场调查采样、样品保存运输、样品分析等一系列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客观性。
3)可操作性原则
综合考虑场地复杂性、污染特点、环境条件等因素,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和专业技术水平,制定可操作性的调查方案和采样计划,确保调查项目顺利进行。
1.2 调查方法
在场地环境调查过程中,严格执行我国现有的污染场地管理法律法规,按照《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环境保护部公告2017年第72号)》等技术规范,组织实施场地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
其中对场地历史利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主要通过资料收集、现场勘查和人员访谈等手段开展;对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程度和范围的确认,以现场采样、监测和数据分析为主。
1.3 调查范围
调查范围原则上为疑似污染地块的边界范围内。
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到地块边界以外:如地块边界附近土壤可能受到本地块污染的,需确定地块地下水污染范围的,地块周边存在环境敏感目标的(如学校、居民区等)等情形。
1.4 调查工作内容
1)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针对产品生产、原辅材料使用、废水产生、处理、排放等方面,详细调查了解调查场地的土壤及地下水可能遭受污染的原因、污染因子、区域,以便初步圈定本场地的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因子、分布,有针对性地设置土壤和地下水采样点位,进行土壤及地下水样品的采样与检测。
2)土壤样品采集
为获取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在土壤样品采集过程中,由专业人员采用Geoprobe环境钻机土壤样品采集专用设备进行样品采集,通过土质观察、土壤气体调查(PID)、便携X射线衍射荧光分析仪(XRF)检测等方式,筛选土壤样品,以确保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并使所采集的土壤样品能够适用于特征污染物扩散、污染分布的界定。
3)监测井安装与地下水样品采集
由专业技术人员依据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和相关技术规范,开展地下水监测井的钻探、建设安装及地下水样品采集等工作,并测量地下水水位埋深,测定地下水的物理、化学参数。
4)其他场地特征参数调查
现场采集不同代表位置和土层或选定土层的土壤样品分析其理化性质,如土壤pH值等,用于可能会进行的风险评估和场地修复实际需要。
5)样品的保存和流转
为了防止从采样到分析测定阶段,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致使样品的某些物理参数和化学组分的变化,对样品进行专业的保存和运输:土壤和地下水样品封装保存在加有蓝冰的保温箱中,在4℃的低温环境中,尽快运送、移交分析室测试。
6)实验室分析
将按规范采集的土壤和地下水样品,从场地运输至实验室,并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实验室完成样品的测试,取得符合规范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检测报告。
7)污染分析
依据相关标准,明确场地污染物种类、浓度分布和空间分布等特征,提出进一步的场地环境管理和实施方案。
1.5 调查技术路线
根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的有关规定,场地环境调查可分为三个阶段,针对第一阶段资料收集分析和第二阶段采样,调查方法为:在资料收集分析、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的基础上,合理布设调查点位,对场地进行环境调查取样分析,判断场地是否受到污染、污染类型及程度,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下一步的污染场地环境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估。